金博体育

欢迎访问金博体育, 咨询热线:400-123-4567

金博新闻

金博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jindalunongye.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金博新闻

金博体育林草年度盘点|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良种为本 种出山清水秀生态美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3-01-16 14:06:23
  • 点击:

  生态安全种苗为先,国土绿化良种为本。林草种苗是林草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我国“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关键。2022年国家林草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突出国之大者,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保证优质种苗供应、提升种苗质量等方面做好支撑和保障。

  为确保底数清,2022年全面推进了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完成了陕西秦岭地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新启动了内蒙古草种质资源普查试点。

  持续完善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体系,积极推进河北雄安新区国家种质资源库编制可研报告,开工建设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湖南分库,协调推进国家植物园(北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国家种质资源库项目,布局建设海南和青海分库。

  依托中国林科院建设首个国家林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中心。完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保存资源登记,共保存登记种质资源8.7万余份。编制完成《林草种质资源收集3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草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

  立足种苗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抓好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编制《全国林草种苗发展规划(2022—2030年)》,召开全国林场种苗处(站、局)长视频会议。

  推进国有林场特色种苗基地建设,编制《国有林场特色种苗基地建设方案》。优化种苗树种品种结构,推进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树种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新增省级乡土树种采种基地56处,发布《全国油茶主推品种和推荐品种目录》,审(认)定林木良种25个、草品种6个。

  成功举办第20届中国合肥苗木交易大会,在合肥苗木花卉交易服务中心加挂全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牌子,增强种苗花卉交易信息现代化服务能力。

  金博体育

  推动数字经济与苗木产业深度融合,会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全国首次发布新华·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

  完善林草种苗供需预测预报制,发布《2023年全国苗木供需情况分析报告》,首次发布《2023年全国草种供需情况分析报告》。2022年生产种子1634万公斤,生产可供造林苗木287亿株。

  积极探索智慧监管,努力搭建油茶种苗质量追溯平台,在江西、湖北两省开展试点。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苗行为,全国共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林木种苗案件175起,罚没金额108万元。抽检9个省区的林草种苗质量,林木种子样品合格率53.2%,草种样品合格率71.2%,造林地苗木苗批合格率100%。

  加强“放管服”改革,制修订完成《国家林草局林草种苗行政许可随机抽查工作细则》《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面对新冠疫情来袭、生态旅游遭受重创的不利形势, 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加快转型,一方面拓展新功能吸引客源,一方面固本培元强内功,加强资源保护,并融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

  据统计,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我国林草生态旅游游客量达到29.8亿人次,27年间游客量增长了123倍,年均增速接近20%。2019年全国林草生态旅游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超过2.8万亿元,林草生态旅游已成为年产值超万亿元的林草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林草生态旅游游客量约占国内旅游人数的一半,是我国旅游业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很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

  同时,生态旅游业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全国依托林草生态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46.5万户147.5万人,受益人数占贫困人口的9%,年户均增收约5500元。

  近年来伴随着疫情的影响,我国生态旅游业受到重创,2020年、2021年的林草生态旅游游客量分别为18.68亿人次和20.93亿人次,分别占2019年游客量的62.7%和70.2%。

  “沿着栈道摸着树梢行走,树顶漫步是什么感觉?”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教育营地受到了不少网友关注,在这里游客可以从41米高空俯瞰仙女山美景,还可以参与自然教育、生态科普、森林观光、森林运动等活动。

  这是生态旅游从观光旅游单一模式向多业态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力引导发展以体验、健康、教育、文化、运动等为主题的新业态新产品,随着森林体验、沙漠旅游、自然教育、研学旅行、体育运动、森林养生、冰雪旅游等新型业态的涌现,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多样化户外游憩产品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金博体育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引导发展森林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加大品牌建设和标准化力度,有序推进国家森林步道建设”。

  建设国家森林步道,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满足公众长距离户外徒步需求的一个创新。目前,我国共有太行山、秦岭等12条国家森林步道,途经20个省份,总里程约2.2万公里。先后启动太行山、秦岭、罗霄山等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推进国家森林步道建设。2019年,太行山森林步道济源段先行向社会开放,举办了首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实现了体育运动与生态旅游的有机融合。福建省武平县、江西省婺源市、湖南省临湘市等众多市县陆续建成境内的国家森林步道路段并向社会正式开放。

  建设国家森林步道成为我国快速壮大的野外徒步爱好者群体的福音,成为各地推动生态旅游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社会反响十分热烈。

  金博体育

  发展旅游不得触碰资源底线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坚持以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基础,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配合体育总局等8部门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配合文旅部等14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自然保护地内管控、林地使用等提出了要求。生态旅游业在积极拓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生态产品的“上线”时,坚决守住严格保护林草资源的“底线年,《森林法》第一次把“森林旅游”纳入表述范围,同时把“森林步道”“科普教育设施”等明确为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填补了长期以来的法律空白,为新时期全国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为进一步统筹好森林旅游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森林旅游提质升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力加强森林旅游标准化建设,组建了生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森林旅游标准化体系框架,围绕新业态培育、低碳化发展、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自然教育等编制了一系列行业标准,为推动森林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201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森林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一种类型。森林公园将从以发展旅游为导向转变为以严格保护管理为导向。这就要求立足新形势新要求金博体育,落实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相关规定,重塑森林公园制度体系,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过去由于存在发展定位不同、管理粗放的问题,森林公园范围内有不少城镇建成区、村庄和永久基本农田,且与其他自然保护地存在交叉重叠,这既不利于自然保护地管理,也限制了地方经济社会活动。按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统一部署,各地下大力气开展了森林公园整合优化,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置,并首次形成了全国森林公园边界矢量数据,森林公园将轻装上阵,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印发《2022年度全国森林经营重点试点单位任务》,指导22个省份38个试点国有林场抓好试点。同时谋划2023年国有林场森林经营试点任务,2023年,将在全国建立305个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金博体育,其中国有林场占大头,将建设216个试点,占71%。为此,加快完善了《国有林场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指南》。

  积极落实2022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志鸥局长在弘扬塞罕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调研塞罕坝林场期间的若干指示要求,牵头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支持塞罕坝林场“二次创业”6项内容15个措施的相关工作,选派1名处级干部到塞罕坝林场挂职,接收1名塞罕坝林场干部到国有林场和种苗司挂职金博体育,助力塞罕坝林场迈上新征程。


网站地图